|
|
小暑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24節氣
發表時間:2021-02-06
|
|
|
摘要:小暑(公歷7月6—8日),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是干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外文名:SlightHeat。斗指辛,太陽到達黃經105度,于每年公歷7月6—8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我國多地自小暑…
|
小暑(公歷7月6—8日),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是干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外文名:Slight Heat。斗指辛,太陽到達黃經105度,于每年公歷7月6—8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我國多地自小暑起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
所謂“熱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季風氣候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夏季受來自海洋暖濕氣流的影響,我國多地高溫潮濕多雨。這個時節雖然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但對于農作物來講,雨熱同期有利于成長。
在古代,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即在小暑過后嘗新米,人們將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懇請保佑風調雨順。并將新打的米磨成粉,制成各種美食,與鄰居鄉親分享來吃,表達對豐收的祈愿。
節氣簡介
小暑即為“小熱”,意思是此時雖然已經能夠感受到天氣的炎熱,但是并未達到一年內最熱,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開始。季風氣候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季風氣候是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混合型,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高溫潮濕多雨。季風氣候的高溫與多雨時期基本一致,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成長。小暑時節,天氣炎熱、雷暴頻繁,是萬物狂長的時節。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大暑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天氣也將越來悶熱和潮濕,灼熱鋪天蓋地,讓人無處藏身。時至小暑,開始進入伏天,大地便不再有一絲涼風,風中還會帶著熱浪。小暑時,我國南方地區已是盛夏,部分地方也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常伴隨著大風、暴雨。從小暑開始,人們做好了迎接酷暑的準備。
節令習俗
在舊時,我國南方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笆承隆笔菍⑿麓虻拿?、麥等磨成粉,制成各種面餅、面條,鄰居鄉親分享來吃,表達對豐收的祈愿。同時,這些新貨也要準備一份祭祀祖先?!疤斓卣?,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碧斓厥巧母?,祖先是人類的根本,祭祖是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
頭伏吃餃子是我國北方的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
節氣農事
降水概況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夏季的氣候也并非一樣??傮w來說,我國東南部季風區夏季高溫多雨,西北地區夏季炎熱干燥、西南高海拔地區夏季涼爽降水少。
民諺:“五月華南六月長(長江中下游),七八兩北(華北東北)雨茫茫?!焙苄蜗蟮拿枋鑫覈涤陰У囊苿忧闆r。
小暑節氣,我國南方地區早已處在雨季。隨著東南季風的加強,我國北方地區(華北、東北)將在公歷7月下旬至8月上旬也迎來多雨的天氣。
洪澇
我國的氣候規律是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對農業的影響應該分兩個方面,一個是有利的,一個是不利的。有利:水熱充足,利于農作物的生長不利:因降水集中,容易造成洪澇災害,造成農業減產。
伏旱
我國的氣候是"雨熱同期",但有的地方也會出現伏旱現象。伏旱大體上從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時梅雨靜止鋒已于7月上旬推移到黃河中下游和東北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氣旋天氣,以下沉氣流為主,日照長,太陽輻射很強,氣溫高,蒸發旺盛。農作物生長也快,農田需水量很大。但由于氣團單一,除局部地區的雷陣雨外,無大片雨區,普遍出現干旱酷暑天氣,故叫“伏旱”。伏旱主要發生在中國長江流域及江南地區特別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安徽等省。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且少臺風活動時,容易出現嚴重干旱,降水量顯著少于多年平均值的現象。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3月20日(星期四)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