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20年1月2日廢除文言文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08 08:59
|
|
|
1920年1月2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1920年1月2日(農歷1919年11月12日),廢除文言文。
1920年1月2日民國政府頒布新法令,廢除文言文,使用白話文,也是讓這個國家向現代化邁進的重要一步。大家知道,1919年的五四運動中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說我們一直不能進步、一直不能向現代化邁進,就是因為受到儒家文化的束縛。當時在很多知識分子的倡導下,開始推行白話文,甚至有些過激的現象,比如將…
|
1920年1月2日(農歷1919年11月12日),廢除文言文。
1920年1月2日民國政府頒布新法令,廢除文言文,使用白話文,也是讓這個國家向現代化邁進的重要一步。大家知道,1919年的五四運動中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說我們一直不能進步、一直不能向現代化邁進,就是因為受到儒家文化的束縛。當時在很多知識分子的倡導下,開始推行白話文,甚至有些過激的現象,比如將一切都簡化到連白話文都不用了,甚至連漢字都不用了,直接改用字母,大家認為一切的束縛都來自這個方塊字。當然,我們最后沒有這樣執行。但在其他一些國家,在向現代化的轉型中,確實也出現了這種現象,比如后來越南就放棄了漢字而改用音標文字。我們還沒那么激進,我們改成了白話文。推行白話文之后,一時間出現了千奇百怪的白話文,因為剛開始大家都在探索,所以各式各樣的都有,我們現在回頭去看那個時期的白話文,有些會顯得特別可笑。也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在發電報時大家還是采用古文,因為電報很貴,按字算錢,所以在那個年代能擬電報的人,都是古文很好的人。當時能寫電報的人就相當于現在能寫微博的人,因為微博就是要在140字內將整件事情說清楚。我們家到現在還存著一封電報,就是我媽媽在柏林出生時外公外婆從德國發回的電報,就五個字“除夕得一女”,因為越洋的電報特別貴。
我之所以講這件事情就是想跟大家說,每當你想推行改革的時候,都是有新的想法出現,抱著對新鮮事物的希望和熱情,但是在變革過程中會有一些這樣或那樣的沖突矛盾。比如某些時候古文就是比白話文精練,之乎者也的那些詞除外。我們所做的改革,應該是科學的、實用的、貼合實際的,而不是僅僅拿新舊做對比,新的都接受,舊的都剔除,這種改革是過激的。這里需要說明的一點是當時出現了很多新詞匯,尤其是跟西方接軌,我們當時并沒有那么多現代化的詞匯,所以大量的現代化詞匯來自于日本,因為他們跟西方接軌得更早,他們率先運用了現代化詞匯。當時在日本有很多中國留學生,他們從日本回來后帶回了大量日本的現代化詞匯,他們當時已經對西方的詞匯翻譯運用得很成熟,所以被引進來后,很多我們就直接使用了。比如:組織、紀律、革命、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法律、共和、文學、美術、哲學、政治……我們今天說抵制日貨,可能說不開日本車了、不用日本電器了還行,但說要是所有都抵制,可能有百分之七十的現代化名詞詞匯我們都不能用了,因為都是從日本傳入的。雖然中日兩國在歷史上存在很多沖突很多問題,但單從文化上講,兩個國家是相互影響、相互借鑒的。有關于白話文,今天只聊了一個小小的側面。白話文從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在胡適等大批留洋的、先進知識分子的帶動下,終于成為法律。有關胡適等那一代偉大的知識分子,我們會等到5月4日那一天或者他們誕辰、逝世時再來更多地聊。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3月23日(星期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