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870年1月21日俄國杰出的哲學家、思想家、作家赫爾岑逝世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15 21:38
|
|
|
1870年1月21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1870年1月21日(農歷1869年12月20日),俄國杰出的哲學家、思想家、作家赫爾岑逝世。
俄國杰出的哲學家、思想家、作家赫爾岑逝世
赫爾岑像
在地中海北岸的法國城市尼斯,豎立著一尊銅像。他面部表情很嚴峻,兩眼凝望波濤翻滾的海面,仿佛正在思考著一個重大的問題。他,就是俄國杰出的革命民主主義者,唯物主義哲學家和思想家、著名的作家赫爾岑。
…
|
1870年1月21日(農歷1869年12月20日),俄國杰出的哲學家、思想家、作家赫爾岑逝世。
俄國杰出的哲學家、思想家、作家赫爾岑逝世
赫爾岑像
在地中海北岸的法國城市尼斯,豎立著一尊銅像。他面部表情很嚴峻,兩眼凝望波濤翻滾的海面,仿佛正在思考著一個重大的問題。他,就是俄國杰出的革命民主主義者,唯物主義哲學家和思想家、著名的作家赫爾岑。
赫爾岑于1812年4月6日出生在莫斯科的一個貴族地區家庭。在具有進步思想的家庭教師啟蒙教育下,從小就向往自由,憎恨專制制度。1825年俄國十二月黨人起義遭到鎮壓,對他影響很大。14歲的赫爾岑和摯友奧格遼夫在莫斯科城郊麻雀山上莊嚴宣誓,決心繼承十二月黨人的革命傳統,“替那些被處死刑的人報仇”。
1833年,赫爾岑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莫斯科大學,并獲碩士學位,但沙皇政府以“對社會極為危險的自由主義者”罪名逮捕了他。先后被流放到許多地方。流放生活使他親眼目睹沙皇官僚機構的腐敗和農奴制的殘酷,堅定了他反對封建專政和農奴制的革命立場。從1842——1847年,他發表了一系列哲學著作。列寧稱贊赫爾岑的哲學思想,“竟能達到最偉大的思想家的水平”。
1847年3月,赫爾岑攜家來到孕育革命風暴的法國。10月,他趕到爆發民族獨立運動的意大利。當他在羅馬聽到法國1848年2月革命消息后,又日夜兼程趕回巴黎。他的革命活動招致反動勢力進一步迫害。法國政府搜捕他,沙皇政府不讓他回國。1849年他來到日內瓦,全家加入瑞士國籍。1852年他僑居倫敦,創辦《北極星》、《鐘聲》等革命刊物,刊物通過各種渠道傳入俄國,對俄國的革命運動起著很大的推動作用。這期間,他還寫成回憶錄《往事與隨想》,這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明珠。
1870年1月21日赫爾岑病逝于巴黎。不久,他的骨灰被運到尼斯,安葬在他妻子的墓前。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3月23日(星期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