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國金田起義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15 09:18
|
|
|
1851年1月11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1851年1月11日(農歷1850年12月10日),太平天國金田起義。
太平天國金田起義
太平天國是我國近代史上一場偉大的農民革命。1851年1月11日,兩萬多名頭裹紅巾的男女農民、手工業工人,聚集在廣西省桂平縣金田村,在歡呼聲中莊嚴宣布舉行起義,起義軍建國號太平天國,公開宣告同滿清王朝處于武裝對立的地位。
太平天國金田起義的領導者是洪秀全…
|
1851年1月11日(農歷1850年12月10日),太平天國金田起義。
太平天國金田起義
太平天國是我國近代史上一場偉大的農民革命。1851年1月11日,兩萬多名頭裹紅巾的男女農民、手工業工人,聚集在廣西省桂平縣金田村,在歡呼聲中莊嚴宣布舉行起義,起義軍建國號太平天國,公開宣告同滿清王朝處于武裝對立的地位。
太平天國金田起義的領導者是洪秀全,他從1845年起用了5年時間,就在廣西、廣東建立了幾十個大小據點,發展到數萬人。
1850年7月,洪秀全認為起義形勢已經成熟,于是向各地會眾發布了向金田村集中的總動員令。
1851年1月11日(舊歷十二月初十),是洪秀全的生日,金田起義因勢爆發。
洪秀全頒布了5條軍紀,要求太平軍嚴格遵守:(一)遵條命;(二)別男行女行;(三)秋毫莫犯;(四)公心和睦,各遵頭目約束;(五)同心合力,不得臨陣退縮。這5條軍紀雖然簡明,但對增進太平軍的團結和加強戰斗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因此取得廣大人民的擁護。金田起義是太平天國革命的開始,它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革命運動的序幕。
太平軍為建立自由幸福的理想天國,轉戰幾千里,攻克了600多座城鎮,席卷了半個中國,創下了我國歷史上農民政權大旗14年不倒的最高紀錄。
太平天國運動雖然終歸失敗,但它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潰。它打擊了外國侵略者,使其迅速把中國變為殖民地的企圖不能實現。太平天國運動影響深遠,它不僅鼓舞了以后中國人民的反封建斗爭,如孫中山就曾以洪秀全第二自命;而且對亞洲一些國家,如日本、朝鮮(東學黨)都有過思想影響。
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上刻著的“金田起義”的大型浮雕,供人們瞻仰的同時,也展示著它的歷史意義。
延伸閱讀:西方傳教士眼中的“東方教友”太平天國
清末時,西方傳教士趕著毛驢,和中國向導一起到鄉下傳教。
咸豐帝所統治的帝國,既要面對未來的壓力,其內部的反抗者也具有新的特色。太平天國,是近現代一場巨大的農民戰爭,其具有新舊交融的特色,來自西方的基督教,給舊式的反抗者領袖提供了新的口號,而西方世界面對這樣一群東方的“教友”,亦帶著困惑和好奇,不安地觀察著。
陶短房
盡管根據《中美望廈條約》和中英、中法間關于片面最惠國待遇的約定,清廷于道光廿六年(1846)正月(1月25日)下詔正式弛禁天主教,和天主教同源的新教各教派也同時利益均沾,從而結束了自康熙朝起,長達120年的教禁。但由于傳統觀念和歷史慣性,天主教、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仍然受到很大阻力,即便在進入很早、基礎較深厚的華南,甚至開放程度最高的廣州,普通中國人信教也會遭到周圍同胞的孤立、歧視,士大夫階層就更不用說了(倫敦布道會記載,他們在上海九年才發展了21個中國信徒)。
當時在中國傳教的各派傳教士,幾乎無一例外地在筆記、報道中談及傳教之艱難,他們不得不采用諸如免費醫療、甚至給信教者并參加教會工作者提供工資等辦法拓展信眾,如后來做到美國政府駐華首席代表的伯駕(Peter Parker),當時就是住在廣州的“醫療傳教士”。其中一些較有膽識和創意者,則另辟蹊徑,借鑒華南盛行的地下社團方式,試圖向內地、向社會底層擴展,如著名的普魯士傳教士郭士立(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新教荷蘭布道會),在1844年開始建立“漢會”,通過這個獨立于既有教會之外、以中國人向中國人布道的團體,向南中國各內地城鄉擴張,漢會自己在香港公布的報告稱,1845年該會有會眾210人,1849年有1800人,在兩廣地區1846年起就有13個“會”,其中廣東7個(廣州、肇慶、潮州、韶州、高州、廉州、雷州),廣西6個(桂林、柳州、梧州、潯洲、南寧、太平)。
拜上帝會源自“漢會”?
最早提到太平天國運動“似乎具有基督教色彩”的,是香港《中國陸上之友》(The Overland Friend of China)1851年3月的報道,這引發了各派基督教傳教士的濃厚興趣。5月23日該報援引傳聞,稱太平天國的“皇帝”是明朝后裔,信奉基督教,正在所到之處大肆破壞偶像和寺廟,并評述稱“這種說法似乎有一定可靠性,但也不排除清廷構陷可能,因為在中國社會信奉基督教會被普遍認為是漢奸”。當時由美國傳教士衛三畏(S. W. Wiliams)主辦的澳門《中國叢報》(Chinese Repository)對太平天國運動中的基督教色彩進行了持續跟蹤和研究,并根據內地信徒的道聽途說,作出“造反者可能是"漢會"信徒”的結論。
得出這一結論,是因為“漢會”的秘密社團色彩,及其在廣西、廣東的活躍,但這一結論并不確切:拜上帝會的基督教淵源,是《勸世良言》和美國傳教士羅孝全(Issachar Jacox Roberts),前者系中國籍信徒梁發所編,梁發受洗于蘇格蘭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后者系倫敦傳道會教士,屬于新教公理宗,羅孝全則是新教浸信會教士,并和梁發等聯合創辦過中國本土化教會“廣東施蘸圣會”。事實上,別出心裁的拜上帝會如果硬要和基督教“攀親”,則應牽扯到上述兩個歷史悠久、偏新教保守派的教會。不過太平軍中的確有一些“漢會”信徒,如本屬天地會系統、生前最高做到冬官正丞相的羅大綱,和后期封為顧王、東方主帥的吳如孝。
隨著太平天國運動向中國腹地蔓延,飽受中國社會排斥、封閉之苦的西方傳教士對這個“基督教運動”逐漸寄托了越來越大的希望,他們期待這個運動能幫助“福音在中國的傳播”,打破清廷朝野對“洋教”明弛禁、暗排斥的桎梏。
太平天國金田起義
圍攻上海的太平天國軍隊。
傳教士的“單相思”
在這期間,并非沒有較準確的信息。洪秀全的宗教老師羅孝全1852年10月6日曾致書新教華人教會Chinese Evangelization,首次證實洪秀全曾在自己教會學習的歷史(1846),他在此后發表于前述英文報刊和《北華捷報》(North China Herald)上的一系列文章,指出拜上帝會使用的《圣經》不是郭士立譯本,拜上帝會不是“漢會”分支等。但最初這位“洪秀全老師”的身份受到同行質疑(羅孝全脾氣古怪,當時和浸信會關系緊張),1854年7月隨英國使團訪問天京的英政府翻譯密迪樂(Thomas Taylor Meadows)甚至在親耳聽到太平天國官員鄭重其事尋找“羅孝全羅先生”時,誤認為對方說的是英國醫生傳教士合信(Benjamin Hobson),因為太平天國和當時許多清方官員一樣,把英國和美國混為一談,將羅孝全說成英國人。
1853年,洪秀全族弟洪仁玕逃到香港,結識瑞典傳教士韓山文(Theodore Hamberg),英國傳教士艾約瑟(Joseph Edkins)、楊篤信(Griffith John)、慕威廉(William Muirhead)、麥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著名漢學家,號墨海老人,兒子是后來在太平天國外交史上名氣不小的英國駐上海領事麥華陀Sir Walter Henry Medhurst)。這些人向熟知太平天國、尤其拜上帝會內情的洪仁玕了解了許多拜上帝會和太平天國的真實情況,由韓山文根據洪仁玕口述整理出版的《太平天國起義記》(The Vision of HUNG-Siu-tshuen and Kwang–sio Insurrection),成為太平天國前期西方了解拜上帝會和太平軍的“敲門磚”。
正如當時美國傳教士丁韙良(W. A. P. Martin)所言,當傳教士們知道那些造反者竟然是基督徒,“興奮便無法遏制”,因為他們不免要憧憬“造反對推廣福音可能的便利之處”。
在得知拜上帝會的“新教屬性”后,新教各派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英國傳教士覺士(Josiah Cox)將太平天國比作“出現的曙光”,《中國傳教志》(Chinese Evangelization的機關報The Chinese Missionary Gleaner)預言太平軍“將最終成為使徒時代后最偉大事業的先驅”;羅孝全更認定,太平天國運動將“推動中國清除偶像崇拜,實現對外開放,令基督福音傳遍全國”。英國圣公會教香港維多利亞主教斯密斯(Rev. George Smith)1854年新年祝辭曾為太平天國運動祈福,更當眾稱贊洪秀全具有“杰出的文學才能、道德修養、行政才干、精神智力和領導氣魄”,并“成功地讓革命成為偉大的信仰運動,而非政治暴亂”。
這種“單相思”的高潮,是1853年6月13日,一個叫“葉師帥”的陌生人折騰了3次,將一封據稱系洪秀全親筆信的東西,千里迢迢送給了廣州的羅孝全。這封信的發出日期是癸好三年二月十六日,也就是1853年3月21日,3月19日,太平天國剛剛攻破南京,幾天后的29日,洪秀全才進駐南京城,也就是說,他人還沒進城,就已經迫不及待地送出這封信,不僅如此,信中稱呼羅孝全“尊兄”,自稱“愚弟”,實在客氣到家。這封信在廣州外國傳教士中輾轉,許多傳教士因此受到鼓舞,認為太平天國歡迎、需要他們去“傳播福音”。
太平天國金田起義
晚清,常勝軍在英國洋槍隊的幫助下進攻被太平軍占領的城市。
“興奮過頭的傳教士”
然而自1853年4月下旬英國公使文翰(Bonham S. G.)訪問天京后,法國公使布爾布隆(M. de Bourboulon)和美國公使馬沙利(H. Marshall)相繼抵達,獲得了大量太平天國宗教的直接信息,包括當時已出版的所有太平天國印書。1854年麥華陀-小包令(Lowin Bowrin,新任駐華公使老包令John Bowrin的兒子)使團在天京向太平天國提出了30個包括宗教、政治、軍事戰略在內的問題,太平天國“閉戶三日”作答,并反問了50個問題,許多都涉及宗教,在這則歷史性問答中,太平天國勾勒了一個有形的上帝—身材高大,長著紅胡須,穿著黑龍袍,否定了三位一體,認為上帝是上帝,耶穌不是上帝的子格而是上帝的長子,上帝還有洪秀全等若干親生子,上帝和耶穌還有各自的配偶“天媽天嫂”,“圣神風”即圣靈不是三位一體的一格,而是楊秀清,楊秀清和蕭朝貴享有天父、天兄附體傳言的特權,他們所說的那些“天父天兄圣旨”,在太平天國享有和《圣經》同等的神圣和權威……
1854年6月14日美國新任駐華公使麥蓮(Robert M. Mclane)《訪問太平天國報告》中的一句話,反映了和太平天國親密接觸后官方人士對拜上帝會的看法:“他們既不信仰、也不了解基督教?!?br />
這些一手材料、尤其從太平軍中帶回的、太平天國自己的印書和文件,讓興奮過頭的傳教士們趨于冷靜。他們埋怨洪仁玕為了爭取同情和美化洪秀全,刻意隱瞞了他本該早就知道的、拜上帝會的那些“異端思想”,并開始更仔細地探討拜上帝會。不過總的來說,在1860年之前,新教傳教士對拜上帝會的態度,是中立偏好感的,認為盡管拜上帝會不乏“異端邪說”,但終究更接近基督教,是可以“改造”的,洪仁玕的受洗和信誓旦旦要去天京“修正拜上帝會”,讓他們更加堅信,太平天國所欠缺的,只是正確的教義和合格的傳教士,這一切將隨著他們的到來迎刃而解。
1859年,洪仁玕在傳教士資助下從香港啟程前往天京,并很快傳出他成為精忠軍師干王、“太平天國首相”的消息,這讓新教傳教士欣喜不已。他們相信洪仁玕是合格的教徒,不僅可以糾正洪秀全的宗教錯誤,而且有望為他們打開進入太平天國世界的方便之門。
洪仁玕不是一個公正的歷史記錄者,他在敘述洪秀全和自己事跡時常常任意剪裁、臆造,加以美化,在香港明明是給傳教士當學生,在他記述中卻成了給洋小孩當先生。他提到理雅各、詹馬士兩位“夷長”曾幫助他,前者回英國出差,曾叮囑他不要去天京冒險,后者勸阻不住就給予資助,后來還把洪仁玕家屬送到天京。但理雅各和詹馬士其實是同一個人,即蘇格蘭傳教士、著名漢學家、新教公理宗倫敦布道會傳教士詹姆斯·理雅各(James Legge),其對洪仁玕前往天京,一直持支持態度。
這一時期另一個百折不撓,一心前往天京的是羅孝全。由于美國官方的反對,加上經濟困難,羅孝全幾次都半途而返,但仍鍥而不舍地繼續努力。
一開始就不抱好感的天主教
和新教相反,天主教從一開始就對太平天國和拜上帝會不抱好感。
最早談到拜上帝會和太平天國的天主教傳教士,是法國遣使會江西主教田嘉璧(L. G. Delaplace),1852年10月6日他致信里昂和巴黎布道會理事,談及太平軍從湖南向湖北、江南進軍,并敘述了拜上帝會傳聞,此時太平軍尚未抵達南京,這位天主教傳教士的敘述,比同期新教傳教士冷靜得多。
1853年1月、6月,天主教方濟各會湖廣教區主教、意大利人里佐拉蒂(Rizzolati)和天主教南京教區主教趙方濟(F. X. Maresca,法國人)相繼發表了譴責太平天國宗教的文章;1854年,隨布爾布隆使團訪問天京的法國耶穌會傳教士葛必達(Staislas Clavelin)成為第一個抵達太平天國管區的法國傳教士,此后幾年間,他和另一個法國傳教士、天主教江西、浙江主教當尼庫爾(E. Danicourt)成為譴責太平天國宗教最力的外國宗教人士。
天主教和法國人之所以態度迥異,一方面據說是因為天主教堂普遍有耶穌像、圣母像,被深受新教清教徒思潮影響的太平軍當作“偶像崇拜”掃除,一些教堂、教徒也受牽連,另一方面,天主教和新教在中國為爭奪信徒明爭暗斗,認定拜上帝會是“新教產物”的天主教會,不免“恨屋及烏”,當尼庫爾就曾諷刺太平天國是“新教胡作非為所產的畸形兒”。
由于歐美政府對太平天國興趣降低,加上清方加緊封鎖,自1854年至1858年,沒有一名傳教士能進入太平天國境內。不過一些傳教士仍然通過間接渠道,成為太平天國信息的傳遞者。
1860年,隨著太平軍占領蘇南,和傳教士集中的上海接壤,加上“基督徒”洪仁玕的掌權,外國傳教士再度鼓起對太平天國的興趣,并有更多機會直接接觸拜上帝會。1860年6月,南部浸會的美國傳教士高第丕(T. P. Crawford)、花蘭芷(J. L. Hoimes)、赫威爾(J. B. Hartwell)等成為后期第一批抵達太平天國境內(蘇州)的外國傳教士,得到李秀成部的熱情接待,留下“良好印象”;幾天后,和洪仁玕有私交的艾約瑟、楊篤信、英國圣公會安立甘會牧師包爾騰(J. S. Burdon)、英國美以美會牧師伊諾森(John Innocent)、法國新教巴黎福音會牧師勞(Oscar Rau)抵達蘇州,會晤了李秀成,一方面對在太平天國境內傳教充滿信心,另一方面對拜上帝會的奇怪教義不乏微詞。當時這幾位教士一致認為,拜上帝會“主流是基督教的”,一些錯誤是教義不清所致,只要加以正確引導即可大功告成,而洪仁玕將幫助他們實現這一點。
8月,在洪仁玕邀請下,艾約瑟等人再訪蘇州,進行了“推心置腹”的談話。
然而這種“郎情妾意”很快急轉直下。
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裂
1861年3月21日,艾約瑟第三次訪問太平天國,按照洪仁玕的邀請去天京傳教,并打算建立教堂,結果發現所謂教堂根本無影無蹤,洪仁玕的邀請口惠而實不至,他本人更已成為一個多妻的拜上帝會信徒。艾約瑟和太平天國要員就洪秀全是否上帝次子、天父能否下凡在楊秀清身上和三位一體究竟是否存在等宗教要義展開激烈爭論,最終,他直接上書洪秀全,遞交了《上帝有形為喻無形乃實論》的文章,直接挑戰拜上帝會核心教義,結果洪秀全將原文大加刪改,連標題都改為《上帝圣顏惟神子得見論》,兩人不歡而散。
“感情破裂”的高潮,是羅孝全的來和去。1860年10月23日,羅孝全抵達天京,并很快成為唯一在天京見過洪秀全的外國人,被封為“通事官領袖”和接天義,躊躇滿志,打算在天京接收“18座大宅”開辦教堂,大辦傳教事業。
但他很快發現,自己的教堂夢破滅了:一方面,洪秀全似乎壓根就沒真打算放外國人進來傳教,所謂“18座大宅”,大約只能理解為“下次來玩”之類中國式客套;另一方面,那些原本劃給他的教堂用宅,很快就變成了一座座官宅,因為洪秀全封的官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官邸都不夠用,遑論教堂。
緊接著,他發現洪秀全的拜上帝會跟基督教實在不是一回事。的確,兩者都有上帝和耶穌,可洪秀全的上帝有許多老婆和兒女,耶穌也是兒女成堆妻妾成群,洪秀全不僅是地上的王,而且是天上的上帝親子、耶穌親弟,受天媽天嫂的照顧;洪秀全的上帝允許官員娶很多妻子,不承認基督教圣父、圣子、圣靈的“三位一體”,認為圣靈不過是天上的風,在地上歸死去的楊秀清管,而楊秀清是耶穌和洪秀全的親弟弟;洪秀全的上帝還有個了不起的孫子—洪天貴福,他不僅是洪秀全的兒子,還被過繼給耶穌,因此成了耶穌和洪秀全的雙料繼承人。
他覺得這簡直是荒謬絕倫,就上書請求洪秀全多讀《圣經》,結果令他更加驚訝:洪秀全居然把《圣經》改了個亂七八糟,里面所有有利于證明洪秀全的話都給大字加黑加粗,甚至把所有提到太陽的地方都標明“太陽就是天王”,說《舊約》里的猶太王麥基洗德就是洪秀全的化身。碰上無法自圓其說的,就干脆注明“《圣經》有錯記”—既然只有我洪秀全活著見過上帝,那么你們就照我記錄的上帝最新指示去做也就是了。
他想的是改造洪秀全,但洪秀全想的,卻是改造他,讓他為自己的拜上帝會背書,這讓他十分苦悶。更要命的是他和洪仁玕不合,兩人最終發生激烈沖突,1862年1月20日,即天歷辛酉十一年十二月初十,洪秀全的生日,羅孝全逃出天京,登上下關江面上的英國軍艦“深淘”號,離開太平天國。
此后羅孝全仿佛換了一個人,用非常惡毒的語言咒罵洪秀全,說他妄自尊大,褻瀆上帝,說太平天國政務紊亂,不成體統,說拜上帝會根本就是異端邪說。
羅孝全曾是洪秀全的老師,是拜上帝會和太平天國在基督教世界最熱心的辯護者,他的反戈一擊在基督教世界產生極大震撼,此后除了始終堅信拜上帝會就是基督教的英國傳教士盧衛廉(William Lobschied),和雖然對拜上帝會的“異端色彩”不滿、卻認為“至少比滿清的偶像崇拜好得多”的楊篤信外,西方傳教士不論任何教派,都對拜上帝會幾無一句褒詞了。甚至早年曾贊揚過太平軍的花蘭芷、唯一在太平天國出版過署名作品的麥都思,也概莫能外。
外國傳教士所希望的,是借助拜上帝會和太平天國,打開一直打不開的中國傳教局面,將四萬萬中國人基督教化;而洪秀全所寄望于“洋兄弟”的,則是讓他們為自己的“神話”背書??上攵?,當洪秀全一心盼著艾約瑟、羅孝全等人證明自己是上帝次子、“天生真主”,自己的兒子洪天貴福是耶穌養子和直系合法繼承人,“代代幼主”都是天賦王權之際,卻看到實際上否認拜上帝會生孩子的《上帝有形為喻無形乃實論》之際;或當艾約瑟、羅孝全們精神抖擻準備修正楊秀清、蕭朝貴“天父天兄附體謬論”,卻看到洪秀全振振有詞拿著楊、蕭的夢話證明自己的神圣之時,彼此的情緒,該發生怎樣的變化。
不僅如此,羅孝全和艾約瑟們認識的洪秀全、洪仁玕,是當學生、平民時的洪秀全、洪仁玕;洪秀全、洪仁玕所牽掛的羅孝全、艾約瑟,是自己傳播、學習基督教義時,給予熱心幫助的“洋先生”,但時過境遷,洪秀全、洪仁玕不再是一心學教、傳教的學生,而是借教義立國開疆的帝王將相,“洋先生”看到的也不再是“有些瑕疵的基督教徒”,而是兩個似是而非的異端瘋子。
這實際上也正是外國傳教士和太平天國間因緣的注解:因誤會而互相懷戀傾慕,因了解而彼此恩斷義絕。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3月23日(星期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