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799年1月8日太極宗師楊露禪出生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10 15:32
|
|
|
1799年1月8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1799年1月8日(農歷1798年12月3日),楊氏太極拳創始人“楊無敵”楊露禪誕生。
楊露禪生於清仁宗嘉慶四年,即公元1799年1月8日,卒於清穆宗同治十二年,即公元1872年11月8日,壽七十三。(1799—1872),別名楊??颖睆V平府(今永年)人。武術家,太極宗師,楊氏太極拳創始人,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將太極武術發揚光大并廣泛傳播的人。
…
|
1799年1月8日(農歷1798年12月3日),楊氏太極拳創始人“楊無敵”楊露禪誕生。
楊露禪生於清仁宗嘉慶四年,即公元1799年1月8日,卒於清穆宗同治十二年,即公元1872年11月8日,壽七十三。(1799—1872),別名楊福魁,河北廣平府(今永年)人。武術家,太極宗師,楊氏太極拳創始人,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將太極武術發揚光大并廣泛傳播的人。
太極宗師楊露禪出生
楊露禪
楊露禪自幼靈慧好武,卻因家貧,迫于生計,在河北廣平府西關大街中藥字號“太和堂”干活。這藥店為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人陳德瑚所開。陳見楊為人勤謹,忠實可靠,又聰明能干,便派楊到全國著名的“武術之鄉”——他的故鄉陳家溝自己家中做工打雜。
當時適逢當地著名武術家、陳氏太極拳第14代傳人、武當嫡傳門徒蔣發入室弟子之一、人稱“牌位先生”的陳長興(1771—1853),正借陳德瑚家授徒。楊露禪心中十分羨慕,有心拜師學藝,但一者自己事繁,二者又怕陳不收他,三者擔心費用太高,故一時無法如愿。他雖懂得江湖禁忌,但因學藝心切,便在陳氏師徒練拳時于一旁觀看,用心記下某些招式,無人時便私下練習。久而久之,竟有所得。
但若照江湖武林說法,這已經算是“偷拳”,犯大忌了。又誰知陳長興在發現之后,這位心胸豁達的武術家,驚嘆對方為天賦異稟之武學奇才,便不但沒有怪罪楊露禪,反而大膽地摒棄門戶之見和江湖禁忌,和陳德瑚商量,準楊在業余時間正式學習太極拳。就這樣,楊露禪得以正式拜陳長興為師,并最終卓然自成一家。
這便是民間傳說中《楊露禪陳溝偷拳》的真貌。經小說家藝術加工,如民國初年某人所編的傳奇小說《金蟬盜技》等,也由此衍化而來。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宮白羽的《偷拳》和由此書改編的影視劇《神丐》、《偷拳》等,就是根據上述楊露禪學藝故事虛構、加工而創作的。
在民間傳說中,楊露禪為學習太極拳,假裝啞巴乞丐,混入陳家做仆人,暗中學會了太極拳。這種說法完全是不合邏輯的傳言加工。如果武術真的只要在旁邊偷看就能會能精,那么我們只需到公園去看別人打拳,就能學得蓋世武功了,實乃滑天下之大稽也,亦有詆毀楊氏太極拳歷史的嫌疑。
楊露禪正式拜師后,18年中有3次南下陳家溝,深得陳長興所傳精髓。藝成之時他已是40歲左右的人了。為了生活,他先是回到家鄉廣平,仍寓居“太和堂”藥店,以授拳為生。后被人推薦去北京授徒(一說是他在家鄉與人比武傷到對方,為躲避官司而被迫潛逃到北京),因武藝高強,號稱“楊無敵”。
楊露禪在北京授拳時,因弟子多為王公大臣、貝勒貴族,生活奢侈而體弱多病,又不耐艱苦,考慮到這些人的身體素質和保健需要,他就將自己所學太極拳中的一些高難度招式簡化,使姿勢較為簡單,動作柔和易練,既適合穿長衫、留辮子的人練習,又有益于健身。后經其子孫加以修改,定型而成楊式太極拳,并發展成大小兩種套路。其特點是:柔和緩慢、舒展大方,速度緩勻、輕沉兼有,剛柔內含、深藏不露。
此拳一出,在北京、天津一帶影響很大,學者日眾。而這時,陳家的太極拳卻仍只在陳姓內部傳遞。所以當時的武術傳人楊季子所寫的詩中,有“誰料豫北陳家拳,卻賴冀南楊家傳”的句子?,F代太極拳的流行,實在是得力于楊露禪將拳術的練習方法簡化之功!
點評
楊露禪之所以后來成了著名的武術家,并把太極拳發揚廣大從而在全國流行,是與他當初18載春秋含辛茹苦向名師刻意求學分不開的。同時這事也說明,楊露禪這個人是有大抱負、大志向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睕]有扎實的基礎,哪有事業的開拓?若要有遠大前程,光空想是不行的。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3月23日(星期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