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4年8月5日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逝世,享年98歲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4-08-05 18:33
|
|
|
2024年8月5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2024年8月5日(農歷2024年7月2日),著名華人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逝世,享年98歲。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逝世,享年98歲。
北京時間2024年8月5日,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于美國時間8月4日在舊金山逝世,享年98歲。
李政道個人資料簡介:
李政道(英文名:Tsung…
|
2024年8月5日(農歷2024年7月2日),著名華人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逝世,享年98歲。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逝世,享年98歲。
北京時間2024年8月5日,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于美國時間8月4日在舊金山逝世,享年98歲。
李政道個人資料簡介:
李政道(英文名:Tsung Dao Lee,1926年11月24日-美國時間2024年8月4日),男,出生于中國上海市,美國國籍,原籍江蘇蘇州,美籍華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意大利林琴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1943年起,李政道先后就讀于浙江大學、西南聯合大學的物理系。
1950年,從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畢業后,
1960年,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
1963年,入籍美國。
1964年,提出KLN定理并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82年,提出隨機格點理論并當選意大利林琴科學院外籍院士。
1994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1年,從哥倫比亞大學退休。
2018年,任李政道研究所名譽所長。
李政道長期從事物理方面研究,在量子場論、基本粒子理論、核物理、統計力學、流體力學、天體物理等領域做出成果。和楊振寧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稱守恒質疑并獲驗證,成為首獲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參研的極化子論推動了BCS超導電性理論,提出二元碰撞法一般公式。他還倡議并創立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項目,建議中國建立博士后流動站制度、成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北京近代物理中心等均獲采納。李政道先后獲愛因斯坦科學獎、G.Bude獎章、意大利最高騎士勛章、中國政府友誼獎、中華文化人物等榮譽獎項。
美國時間2024年8月4日,李政道教授因病醫治無效,在舊金山逝世,享年98歲。
【弱相互作用】
李政道在弱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多,涉及弱相互用的各個方面。做出了二分量中微子理論、弱相互作用的普適性、中間玻色子理論以及中性K介子衰變中的CP破壞等重要研究成果。他與楊振寧、羅森布魯斯合作,提出了普適費米作用和中間玻色子的存在。后來李政道把這種粒子稱為W±(W是“弱”的英文字頭)。1961年,李政道基于幺正性的要求,得出W粒子的質量上限為300吉電子伏;基于弱電統一,估計出W的質量為30吉電子伏。他和楊振寧還提出了二分量中微子理論。1956年6月,寫出了題為《宇稱在弱相互作用中守恒嗎?》的論文。10月份在《物理評論》中以《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稱守恒問題》為題目發表。該突破性工作,徹底解放了人類對于物理世界最基本結構的思想,并于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后,李政道將弱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新思想推廣到其他物理過程中,成為20世紀60年代粒子物理學占統治地位的主題之一。
【科研綜述】
李政道長期從事物理方面的研究,在量子場論、基本粒子理論、核物理、統計力學、流體力學、天體物理等諸多領域做出了開創性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作;1954年,提出“李模型”,對探討量子場論基本問題起到重要作用;70年代以來,在建立與發展孤立子的量子理論、提出反常核態的概念、建立與發展隨機格點規范理論、把時間作為分立動力學變量并進而建立分立動力學理論等方面都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倡導建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制度和成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為推動我國基礎研究和提升我國原始創新能力發揮了引領帶動作用;倡導建立中美高能物理合作聯合委員會機制和建設我國第一臺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
?。ňC合自百度百科)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3月23日(星期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