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4年7月27日北大中文系教授樂黛云逝世,享年93歲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4-07-27 22:18
|
|
|
2024年7月27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2024年7月27日(農歷2024年6月22日),中國比較文學學科開拓者、北大中文系教授樂黛云今晨逝世,享年93歲。
中國新時期比較文學學科主要奠基人樂黛云逝世,享年93歲。
北京時間2024年7月27日,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官方微信公眾號2024年07月27日19:22發布訃告,內容如下:
北京大學中文系樂黛云先生訃告
訃告
…
|
2024年7月27日(農歷2024年6月22日),中國比較文學學科開拓者、北大中文系教授樂黛云今晨逝世,享年93歲。
中國新時期比較文學學科主要奠基人樂黛云逝世,享年93歲。
北京時間2024年7月27日,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官方微信公眾號2024年07月27日19:22發布訃告,內容如下:
北京大學中文系樂黛云先生訃告
訃告
中國共產黨黨員、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中國新時期比較文學學科的主要奠基人樂黛云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7月27日3時4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樂黛云先生1931年1月出生于貴州貴陽。194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同年11月參加革命工作,194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從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后留校工作,從事中國現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她投身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的創建和人才培養。1986年晉升為教授,2001年離休。
樂黛云先生是新時期具有重要影響的學科建設者、學術領導者,對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的發展做出了開拓性的杰出貢獻,在比較詩學、中國現代文學、跨文化研究等領域成就卓著。1981年她主持成立北京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會和北京大學比較文學研究中心,1985年主持創建北京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并擔任首任所長,還先后擔任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副主席、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中法合辦《跨文化對話》雜志中方主編等學術職務。樂先生的學術著作以及編著、主編的叢書、教材如《比較文學與中國現代文學》《北京大學比較文學研究叢書》《世界詩學大詞典》《比較文學原理》等,嘉惠學林,產生了深遠廣泛的影響。
樂黛云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師者和卓越的教育家,她先后主持創建了中國大陸第一個比較文學方向碩士點、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開設“比較文學概論”“比較詩學”等課程,為中國比較文學研究和教育事業、國際漢學研究領域培養了一批出色人才,深受海內外同行和學生們的尊敬愛戴。她先后榮獲全國高校人文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首屆“法蘭西學院汪德邁中國學獎”等國內外獎項,還獲授加拿大麥克瑪斯特大學、日本關西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大大推動了中外學術文化交流。
樂黛云先生是大時代的女兒。在中國從傳統走向現代文明的歷史性變革中,她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開掘者和自覺繼承者,也是五四精神的捍衛者和踐行者。她一生品行高潔,以真誠自信、寬廣無私的胸懷與眼光,以及敢為天下先的膽識,感召和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學人。她把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黨的教育事業,堪為北京大學立德樹人的一面旗幟。樂黛云先生的逝世,是北京大學中文系的巨大損失,也是中國學術界和教育界的重大損失。樂先生雖然離開了我們,但她的學術貢獻與人格魅力將永存,她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后學奮然前行。
沉痛悼念樂黛云先生!
樂黛云先生千古!
為沉痛悼念樂黛云先生,茲決定在北京大學人文學苑1號樓108室設立靈堂,2024年7月29日至30日9:00-17:00接受吊唁。
樂黛云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定于2024年7月31日(周三)上午10:30,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
校內外各界欲致唁電、悼文,或送挽聯、花圈,敬請通過電郵致信:zhongwenxi@pku.edu.cn。聯系電話:010-62751601,時間:9:00-17:00。
北京大學中文系樂黛云先生治喪辦公室
2024年7月27日
(北京大學中文系公眾號)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3月23日(星期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