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4年3月11日“X疾病”可能暴發?國家疾控局回應:可以防范和應對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4-03-11 12:46
|
|
|
2024年3月11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2024年3月11日(農歷2024年2月2日),國家疾控局回應X疾病或會暴發警告:X疾病引發流行是可以防范的。
“X疾病”可能暴發?官方回應!。
北京時間2024年3月11日,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王賀勝3月9日在北京表示,雖然“X疾病”的發生很難避免,但由此引發的大流行是可以防范和應對的。
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近日就“X疾病”暴發的可…
|
2024年3月11日(農歷2024年2月2日),國家疾控局回應X疾病或會暴發警告:X疾病引發流行是可以防范的。
“X疾病”可能暴發?官方回應!。
北京時間2024年3月11日,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王賀勝3月9日在北京表示,雖然“X疾病”的發生很難避免,但由此引發的大流行是可以防范和應對的。
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近日就“X疾病”暴發的可能性發出警告:新的變異體和流行病的暴發“只是時間的問題,而不是是否會暴發的問題”。
3月9日,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記者會,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王賀勝答記者問。
王賀勝表示:“X疾病”并不代表某種具體疾病,是由未知病原體引發可能導致全球大流行的傳染病,其發生發展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以準備工作的確定性,來應對傳染病大流行的不確定性,中國將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多渠道監測預警體系、應急預案體系、科學防控體系、群防群控體系。
“X疾病”最主要的特點是“高致命、傳染快、易變異”,它的發生發展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很難對“X疾病”的病原體以及發生的時間、地點來進行預測。各國專家普遍認為,受全球氣候加速變化、人類活動范圍不斷擴大、病原跨物種傳播頻繁發生等因素影響,由“X疾病”引發全球大流行的風險在持續增加。
王賀勝認為:雖然“X疾病”的發生很難避免,但由此引發的大流行是可以防范和應對的。國家疾控局將堅持底線思維,認真總結借鑒新冠疫情的防控經驗,會同相關部門提前謀劃,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以準備工作的確定性,來應對傳染病大流行的不確定性。
防范應對全球傳染病大流行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攜手同行。中方將積極參與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推動與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以及其他國家合作,積極參與大流行條約締結和《國際衛生條例(2005)》修訂,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X疾病是什么?
“X疾病”并不代表某一種具體的疾病,而是由未知病原體引發可能導致全球大流行的傳染病,該術語早于2018年被世衛組織采用?!癤疾病”有機會在任何時間、由多種來源觸發,恐會奪去數百萬人的生命。
受全球氣候加速變化、人類活動范圍不斷擴大、病原跨物種傳播頻繁發生等因素影響,由“X疾病”引發全球大流行的風險在持續增加。
2020年12月23日,一名在剛果(金)偏遠小鎮Ingended的女性患者出現與埃博拉出血熱類似癥狀。但多次埃博拉檢測結果均為陰性,造成她出現這些癥狀的原因依然成謎。這種神秘疾病的致死率卻和埃博拉病毒一樣高達50%至90%。
一旦新病毒開始在人類間傳播,在森林邊緣或菜市場傳播,那么后果可能是毀滅性的。在大多數的科學出版物中,都有一種假設,即隨著人類繼續破壞荒野棲息地,將會有更多的傳染病蔓延。
早在2018年,世衛組織就發出過類似警告,將“X疾病”列為可能引發疫情或大流行的“重點病原體”。一項研究顯示,在被調查的25個病毒家族中,有約167萬種未知病毒有待發現,其中63.1萬到82.7萬種可能感染人類。
(綜合自百度百科)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3月22日(星期六)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