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17年5月23日混沌理論之父,蝴蝶效應的發現者羅倫茲出生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4-15 20:02
|
|
|
1917年5月23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1917年5月23日(農歷四月初三),混沌理論之父,蝴蝶效應的發現者羅倫茲出生。
混沌理論之父,蝴蝶效應的發現者羅倫茲出生
愛德華·諾頓·羅倫茲美國氣象學家,混沌理論之父,蝴蝶效應的發現者1917年5月23日羅倫茲出生在美國西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喜歡科學。“孩提時,我最有興趣做的事就是關心天氣的變化。”他后來寫道。羅倫茲后考入…
|
1917年5月23日(農歷四月初三),混沌理論之父,蝴蝶效應的發現者羅倫茲出生。
混沌理論之父,蝴蝶效應的發現者羅倫茲出生
愛德華·諾頓·羅倫茲美國氣象學家,混沌理論之父,蝴蝶效應的發現者1917年5月23日羅倫茲出生在美國西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喜歡科學。“孩提時,我最有興趣做的事就是關心天氣的變化?!彼髞韺懙馈A_倫茲后考入達特茅斯學院,1938年畢業。1940年又畢業于哈佛大學,并獲得數學專業學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羅倫茲作為氣象預報員曾在美國陸軍航空兵團服役。1943年獲麻省理工學院理科碩士學位。1948年,進入該學院任教,從事氣象學領域研究。1963年獲美國氣象學會邁辛格獎,同年提出“混沌理論”。
1967年出版的《大氣環流的性質和理論》一書中,羅倫茲精辟地闡述了大氣環流研究工作的歷史發展、現狀和展望。1969年獲美國氣象學會羅斯比研究獎章。1972年提出“蝴蝶效應”。1973年獲西蒙斯紀念金獎。1975年他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83年獲得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的克拉福德獎,這一獎項主要授予研究領域不在諾貝爾獎授獎范圍內,而確有突出成就的科學家。1987年退休。1991年羅倫茲獲得地球和星體學方面的基礎科學“京都獎”,評委會稱他的混沌理論“繼牛頓之后,為人類自然觀帶來了最為戲劇性的改變”。羅倫茲2008年4月16日因為癌癥在馬薩諸塞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0歲。羅倫茲還著有《動力學方程的最大簡化》《振蕩力學》《大氣環流的低階模式》《用大的數值模式進行大氣可預測性試驗》等。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3月22日(星期六)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