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813年5月8日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誕辰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3-26 08:03
|
|
|
1813年5月8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1813年5月8日(農歷1813年4月8日),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誕辰。
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誕辰
法國生理學家。1813年7月12日(距今已206年)生于法國維勒弗朗什,1878年2月10日卒于巴黎。1834年到巴黎法蘭西學院醫學院學醫。1839年作實習醫生時期即到生理學教授F.馬讓迪實驗室幫助工作。1843年醫學院畢業。1847年底成為馬讓迪的正…
|
1813年5月8日(農歷1813年4月8日),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誕辰。
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誕辰
法國生理學家。1813年7月12日(距今已206年)生于法國維勒弗朗什,1878年2月10日卒于巴黎。1834年到巴黎法蘭西學院醫學院學醫。1839年作實習醫生時期即到生理學教授F.馬讓迪實驗室幫助工作。1843年醫學院畢業。1847年底成為馬讓迪的正式助手。1852年馬讓迪退休后,他接替馬讓迪成為法蘭西學院生理學教授和生理實驗室主任。1853年3月取得巴黎大學動物學博士學位。1854年被選為法蘭西科學院院士。1854~1868年任巴黎大學理學院生理學教授,1868年轉任自然博物館的生理學教授。1869年任法蘭西科學院院長。
他在與馬讓迪長期合作中學會用活體解剖作為生理學研究的主要手段,他在實驗技術的創造、科學事實的發現和新概念的建立等方面都超過了他的老師,而成為現代生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發現:肝臟有生成糖元的功能、血管舒縮受神經控制、胰液能消化脂肪、美洲箭毒的性質和作用,以及一氧化碳的毒性等。他摒棄了當時公認的動物血中的糖直接來源于食物以及動物不能合成多糖的認識,用大量實驗事實表明:血中的糖不是直接來自食物而是來自肝臟,肝臟能把葡萄糖合成糖元儲存起來,肝糖元又可分解成葡萄糖送回血液,供機體所需。他對A.L.拉瓦錫的“呼吸是緩慢的燃燒(即氧化作用)”的見解作了重要補充,認為生物體內的氧化過程不是氧和碳的直接燃燒,而是通過酵素作用發生的間接氧化。氧化的地點不僅是肺,并且是身體的全部組織。他不同意當時流行的“活力論”,而堅信生命力就是化學力。
貝爾納從1851年起開始探索,并在1857年正式提出生物“內環境”的重要概念。認為生物生存在它所習慣的外環境中,而生物體內的各種組織卻生活于生物的“內環境”里。內環境的穩定是生命存在的前提;內環境要經常同外環境保持平衡,否則生命現象就要發生紊亂。他在這方面的思想至今仍有重要影響。1865年出版的他的《實驗醫學導論》一書被認為是生理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他逝世時,法國舉行了國葬。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3月22日(星期六)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