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794年3月24日大波蘭起義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26 14:35
|
|
|
1794年3月24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1794年3月24日(農歷1794年2月23日),柯斯丘什科起義。
大波蘭起義是1794年3月24日由塔德烏什·柯斯丘什科在波蘭和立陶宛領導的針對俄羅斯大帝國和普魯士王國發動的起義。塔德烏什·柯斯丘什科,又名科希丘什科,出生于1746年2月4日,卒于1817年10月15日。波蘭軍隊領導人,波蘭、立陶宛、白俄羅斯和美國的民族英雄??葡G鹗部瞥錾诳扑_…
|
1794年3月24日(農歷1794年2月23日),柯斯丘什科起義。
大波蘭起義是1794年3月24日由塔德烏什·柯斯丘什科在波蘭和立陶宛領導的針對俄羅斯大帝國和普魯士王國發動的起義。塔德烏什·柯斯丘什科,又名科希丘什科,出生于1746年2月4日,卒于1817年10月15日。波蘭軍隊領導人,波蘭、立陶宛、白俄羅斯和美國的民族英雄??葡G鹗部瞥錾诳扑_瓦鎮附近的梅雷喬夫什奇茲納村(現在被荒廢)。這個地方地處波蘭立陶宛聯邦的立陶宛大公國。他是波蘭貴族盧德維克·塔得烏什·科希丘什科和泰克拉·尼·拉托姆斯卡的兒子,在領導1794年的起義之前,他作為大陸軍上校參加過1774年的美國獨立戰爭。
東歐波蘭人口占多數的民族。約3440萬人(1978),占全國人口的98.4%。有用拉丁字母拼寫的文字,分大波蘭、小波蘭、馬佐夫舍、西里西亞和卡舒布5種方言,14~15世紀以大波蘭和小波蘭方言為基礎形成波蘭標準語。
波蘭是位于俄羅斯大帝國和普魯士王國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國家,歷史上兩國為了相互制衡對方波蘭成了雙方必爭的據點,為此波蘭人民沒少受戰爭的摧殘,最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二戰中蘇聯和德國的戰爭中。
第一次瓜分波蘭和1792年波俄戰爭嚴重削弱了波蘭王國王冠領地和立陶宛大公國的支持五三憲法的革命運動。但是在第二次瓜分波蘭后,支持俄羅斯帝國的統治者建立塔戈維查聯盟也被削弱了。承認俄羅斯為貴族民主制的保證者的人在第二次瓜分之后被看做是他們國家的賣國賊,而不是英雄,而且在貴族與市民中,反對他們統治的情緒也日益增長。
為了壓制反對者,普魯士和俄羅斯政府支持裁減50%的聯邦軍隊,并將留下來的波蘭士兵召入他們的軍隊中。在1794年3月12日,大波蘭國家第一騎兵旅(1500人)的指揮官安東尼·馬達林斯基將軍不服從裁軍的命令,將他的軍隊從奧斯特洛維卡推進到克拉科夫。這激起了全國針對俄羅斯軍隊的暴亂。俄羅斯駐克拉科夫的衛兵被勒令離開城市。并被波蘭軍隊擊敗。這讓城市處于無防備狀態中。
起義過程
在1794年3月24日,從美國獨立戰爭前線歸來的老兵塔得烏什·科希丘什科宣布全面起義,并擔任波蘭所有軍隊的總司令。他也宣誓:“不會用這些權利壓制任何人,而是為了保衛波蘭國土的完整,重使國家獨立,鞏固全體自由。”
1794年3月24日科希丘什科起義的條約
為了鞏固波蘭軍隊,科希丘什科起草動員令,命令小波蘭的每5間房屋至少派1名有本事的男士兵為代表,裝備“龍騎槍、矛、或者裝備把斧子”??葡G鹗部苿訂T而來的18歲至40歲的有才干的男子構成的起義軍至少有1萬人。為起義軍供應足夠裝備的難度讓科希丘什科組建裝備鐮刀的民兵。
為了消滅依然微弱的反對派,俄羅斯沙皇派少將費奧多爾·德尼索夫的軍團進攻克拉科夫。在4月4日兩軍在附近的拉茨瓦維茨村相遇。在這場被稱為拉茨瓦維茨戰役的戰斗中,科希丘什科的軍隊擊敗在數量上和裝備上都占優的敵方。在一番血戰后,俄羅斯軍隊撤出戰場??葡G鹗部频能婈犚蔡^弱小,無力追擊,將俄羅斯軍隊趕出小波蘭。雖然這場勝利的戰略意義聊勝于無,但是勝利的消息很快就蔓延開了,波蘭的其他部分也加入了起義的大軍。4月上旬不久,波蘭軍隊集中于盧布林和沃爾希連,準備被送達俄羅斯,加入到科希丘什科的軍隊中。
在4月17日的華沙,俄羅斯試圖逮捕被懷疑為支持起義的人并且通過關閉在米奧多瓦街的兵工廠裁剪斯坦尼斯瓦夫·莫克羅諾夫斯基將軍靡下的弱小的華沙波蘭衛兵。導致了在猶豫不決的波蘭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由面前上演了由揚·基靈斯基領導的反對華沙俄羅斯衛兵的起義。起義者受到了不稱職的俄羅斯使節和指揮官伊奧西弗·伊格爾斯特羅姆的幫助,而且事實上那一天是圣周的星期四,很多俄羅斯士兵沒有攜帶武器來到教堂享用圣餐。最后,自起義的開始,波蘭軍隊就得到了兵民的幫助,而且驚訝的是,此時他們暗地里進攻很多不同團體的士兵而且對俄羅斯軍隊的抵抗活動很快在全市蔓延開了。在兩天針對俄羅斯軍隊的后,俄羅斯起初的6000名強健的衛兵中傷亡2000至4000人,并被迫撤離了城市。在4月22日,雅庫布·亞辛斯基在維爾紐斯發動了同樣的起義,緊接著又有幾座城市和城鎮發動了起義。
在1794年5月7日,科希丘什科發表了一部被稱為“波瓦涅茨宣言”的宣言,在這部宣言中他部分廢除了波蘭的農奴制,承認所有農民的公民自由并承諾幫助他們利用政府力量與貴族的虐待做抗爭。雖然這部新法律從來沒有完全實行,也被很多貴族抵制,但是它成功地吸引了很多農民加入到革命的隊伍中。這在波蘭歷史中是第一次把農民第一次正式認作國家的一部分,在此之前這個詞等同于貴族。
克拉科夫波蘭士兵之旗
雖然改革的保證和征募新兵的快速讓起義軍隊不斷壯大,但是波蘭軍隊的戰略形勢依舊不樂觀。在5月10日普魯士軍隊穿過波蘭邊界并加入到俄羅斯軍隊在波蘭北部的行動中。在6月6日科希丘什科在什切科契尼戰役中被俄普聯軍擊敗,而且6月8日約佐夫·加亞切克將軍在海烏姆戰役中被擊敗。波蘭軍隊撤回華沙并開始加固城防。在6月15日普魯士軍隊在無敵方駐防的情況下占領克拉科夫,但是俄羅斯軍隊在華沙附近的一系列小戰斗中被擊敗,而且防御者設法讓防御工事竣工。雖然華沙在7月22日被俄普聯軍圍攻,但是這次圍城并不成功。在8月20日,在大波蘭發動了一場起義,普魯士軍隊也被迫撤回他們從華沙帶來的軍隊。在不久的9月5日圍攻宣告失敗。由伊凡·費森帶領的俄軍撤回皮里查河。
科希丘什科起義中的波蘭軍隊
雖然立陶宛的反對者遭到了俄羅斯軍隊的鎮壓(維爾紐斯在8月12日被圍攻占領),大波蘭的起義取得了一些成果。揚·亨里克·道布洛夫斯基領導下的波蘭軍團占領了比得哥什(10月2日)并進入幾乎無反抗的波美拉尼亞。依靠他的軍隊的靈活性,將軍道布洛夫斯基逃出了由少得多的騎馬的普魯士軍隊構成的包圍圈,并混亂了普魯士的陣腳,讓普魯士人從波蘭中部撤回了他們大多數的兵馬。
與此同時,俄羅斯組建了由將軍亞歷山大·蘇沃洛夫的新軍團,并令它與在華沙附近的由伊凡·費森領導下的軍團會合。在克魯普切茨(9月17日)與特雷斯普爾(9月19日)的戰役后,新軍隊開始進軍波蘭首都。為了阻止開始會合的俄羅斯軍隊,科希丘什科動員他在華沙的軍隊并在10月10日發動馬切約維茨戰役。兩支俄羅斯軍隊不管科希丘什科的計劃,同時進入戰斗并取得了勝利。科希丘什科在戰斗中受傷并被俄羅斯俘獲,帶他到圣彼得堡。
起義的新統帥托馬什·瓦烏雷茨基不能控制為了權力的內亂,只是成為了弱小軍隊的指揮官,這時約佐夫·加堯切克獨攬大權,被迫輪番與左翼的自由主義者波蘭雅各賓派和右翼者與保皇派貴族爭斗。
在9月4日,俄羅斯聯軍發動了針對位于華沙右郊的普拉加的全力進攻。4小時的白刃戰中,24000名強大的俄羅斯軍隊攻破了波蘭的防御攻勢,并開始掠奪、燒毀市鎮。整個地區被完全摧毀,而且大約有兩萬居民遭到了屠殺。這個事件被稱為“普拉加大屠殺”。沮喪的瓦烏雷茨基卷定往南撤回他殘存的軍隊并在11月5日華沙被占領。
11月16日,瓦烏雷茨基在拉多什茨投降。這標志著起義的結束和波蘭政權的摧毀。翌年開始了第三次瓜分波蘭,奧地利帝國,俄羅斯帝國和普魯士王國吞并剩余國土。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3月22日(星期六)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