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4年3月21日普加喬夫起義-歷史上的今天
首頁
歷史上的今天 天天大事記 出生的人物 去世的人物 違紀違法事件 違法犯罪案件 體育事件 展會
重大安全事件 全球重大事件 二十四節氣 傳統節日 萬年歷 原創文章 生肖星座運勢 政企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歷史上的今天 > 3月21日 > 大事記 > 1774年3月21日普加喬夫起義
1774年3月21日普加喬夫起義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25 19:46   
1774年3月21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1774年3月21日(農歷1774年2月10日),普加喬夫起義。 普加喬夫 1773~1775年俄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戰爭。領袖E.I.普加喬夫(1740~1775),頓河哥薩克人。18世紀下半葉,俄國農奴制發展到頂峰,封建壓迫和剝削更加殘酷,1768年開始的俄土戰爭加重了人民的負擔。1773年9月,普加喬夫集結了80名哥薩克在烏拉爾河西岸的托…

1774年3月21日(農歷1774年2月10日),普加喬夫起義。

普加喬夫

1773~1775年俄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戰爭。領袖E.I.普加喬夫(1740~1775),頓河哥薩克人。18世紀下半葉,俄國農奴制發展到頂峰,封建壓迫和剝削更加殘酷,1768年開始的俄土戰爭加重了人民的負擔。1773年9月,普加喬夫集結了80名哥薩克在烏拉爾河西岸的托爾卡喬夫田莊起義。10月15日,起義軍到達奧倫堡城下,開始了長達170天的圍困戰。1774年初,起義軍已達5萬余眾,農民戰爭波及烏拉爾大部地區。1774年1月,葉卡捷琳娜二世派大批正規軍鎮壓起義。3月,在塔季謝沃戰役中普加喬夫打退沙皇軍隊,起義軍也損失過半。4月初,起義軍在薩克馬爾斯克鎮附近戰敗。7月23日占領喀山城。幾天后,遭到沙皇軍隊的圍攻,被迫轉移到伏爾加河西岸地區,重新發動和組織農民。1774年8月,起義軍攻下薩拉托夫,圍困察里津。9月3日在察里津附近為A.V.蘇沃洛夫所敗。普加喬夫帶領200多人東渡伏爾加河,撤向南方草原地帶。9月25日,普加喬夫被叛徒出賣,1775年1月21日在莫斯科沼澤廣場被殺。其余部于同年8月被鎮壓。

這次農民戰爭是因階級矛盾激化而引起的。當時,俄國封建農奴制關系行將崩潰,資本主義關系日趨形成。貴族和專制國家不斷加強農奴主壓迫,激起了人民群眾強烈反抗。這次農民戰爭的主要動力是農民,此外,哥薩克勞動階層和礦業工人也參加了這一運動。聞風舉義的還有巴什基爾、韃靼、卡爾梅克及伏爾加河中下游左岸地區的其他非俄羅斯民族。在這場農民戰爭爆發前不久,1771年,莫斯科爆發了市民下層群眾的起義(“鼠疫之亂”)。1772年,亞伊克哥薩克奮起反抗哥薩克上層首領,同年,伏爾加河和頓河哥薩克村鎮也發生騷動。葉卡捷琳娜二世政府依仗軍事力量,勉強駕馭龐大帝國蒙受壓迫的各族人民。俄土戰爭(1768-1774)使國內社會矛盾更加尖銳,日益沉重的負擔激起了勞苦大眾的不滿。
 
普加喬夫領導的農民戰爭最終失敗了。失敗的根源在于運動的自發性和分散性及其領導者缺乏明確的斗爭綱領。普加喬夫及其擁護者是群眾君主專制思想的代表,他們反對地主,但卻擁護“好沙皇”。這是天真的君主觀念的典型表現,形成這種觀念的基礎則是俄國農村的宗法制度。

普加喬夫起義(Pugachov Rebellion)(1773-1775),俄國農民群眾反抗封建壓迫的起義。戰爭席卷廣大地區(奧倫堡邊區,烏拉爾、烏拉爾山區、西西伯利亞、伏爾加河中下游地區),踴躍參戰的起義者達10萬人。

1773年9月17日,頓河哥薩克普加喬夫自稱皇帝彼得三世,聚集一支由80名亞伊克哥薩克組成的隊伍,并公布檄文,宣布將古時哥薩克享有的優惠與特權賜給曾在亞伊克軍中服役的哥薩克、韃靼和卡爾梅克人。

9月18日,起義軍抵近堅固設防的亞伊克鎮(烏拉爾斯克),因無火炮而放棄強攻,只留部分部隊對其圍困。普加喬夫率其余隊伍向俄羅斯東南部的軍政戰略要地——奧倫堡進軍。由于農民、亞伊克哥薩克、逃亡士兵、韃靼人,哈薩克人、卡爾梅克人和烏拉爾各廠礦工人紛紛自愿參加起義軍,普加喬夫的隊伍很快壯大起來。起義軍在歸降普加喬夫的各要塞(伊列克鎮、塔季謝瓦、薩克馬拉鎮等)繳獲了大批武器(其中包括火炮、彈藥)和糧食。
 
10月5日,普加喬夫起義軍(約2500人,火炮20門)開始圍困奧倫堡,圍困時間達6個月之久。為鎮壓農民戰爭并增援奧倫堡,政府派出以卡爾少將為首的討伐隊(3500人,火炮10門),但在11月7-9日尤澤耶瓦村附近的戰斗中,被奧夫欽尼科夫和奇卡(扎魯賓)統率的起義軍擊潰。

11月間,由西伯利亞和辛比爾斯克(烏里揚諾夫斯克)派往起義地區的政府軍也被擊敗。普加喬夫駐地別爾茨卡亞斯洛博達(距奧倫堡6公里)是指揮農民戰爭的中心。俄國各地農民自愿者云集于此參軍參戰。

1773年12月,普加喬夫在奧倫堡附近已擁有約2.5萬人和火炮86門。農民戰爭席卷南烏拉爾、阿斯特拉罕和喀山兩省的大部地區、西西伯利亞和西哈薩克斯坦各地。金賈·阿爾斯拉諾夫和薩拉瓦特·尤拉耶夫率領巴什基爾人民揭桿而起。在葉卡捷琳堡(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別洛博羅多夫)、車里雅賓斯克(格里亞茲諾夫)、薩馬拉(古比雪夫)(阿拉波夫)、斯塔夫羅波爾(杰爾別托夫),昆古爾和克拉斯諾烏菲姆斯克(庫茲涅佐夫、薩拉瓦特·尤拉耶夫),亞伊克鎮(托爾卡喬夫)等地出現了許多由杰出的軍事首領領導的大的起義中心。普加喬夫統率的主力部隊是起義軍的主力。
 
普加喬夫行伍出身(曾在哥薩克軍中任少尉),竭力使其部隊具有某種正規軍的編制。起義軍由團(通常每團500人)組成,團下轄連(每連約100人),各連設百人長或由大尉指揮。指揮官由士兵會選舉。許多團,連按社會出身(農民、工人、亞伊克哥薩克、士兵等)、民族(巴什基爾,韃靼等)或地區特征編組。主力部隊和各團頒發軍旗,上面寫著普加喬夫命令中的口號。起義軍駐扎在別爾茨卡亞斯洛博達時學習軍事:劈刺、槍炮射擊,挖地道、埋雷、筑掩體等課目。普加喬夫及其統領們曾試圖使各團與各支隊進行協同作戰,組織偵察,并力求加強紀律性。

為表彰有戰功者,頒發獎章,這些獎章是用銀質盧布和沙皇的勛章改制的。為領導起義,普加喬夫于1773年11月建立軍事委員會,該委員會一直存在到1774年8月底。軍事委員會成員有:維托什諾夫、希加耶夫、特沃羅戈夫、波奇塔林、戈爾什科夫等人(后來成員有變化)。軍事委員會負責指揮各路起義軍作戰,組織烏拉爾各工廠的武器制造;起義軍兵員補充、糧秣和武器供應;同搶劫行為作斗爭,等等。除軍事職責外,軍事委員會還執行行政司法職能。奧夫欽尼科夫是這次農民戰爭中頗有才干的統領之一,他主持的出征樞密署是普加喬夫的參謀部,主力軍的作戰由普加喬夫親自指揮。所有作戰行動都是在普加喬夫直接領導下組織實施的。

主力軍有健全的體制,其基礎是哥薩克軍的編制。起義軍的戰斗核心是哥薩克,但哥薩克部隊中有多半是未經軍事訓練的農民和工人。起義軍裝備低劣,主要是冷兵器(馬刀、長矛、戰斧、短劍、羽形矛、鏈枷、鐮刀,棍棒等)和弓箭;槍,炮較少。 這次農民戰爭具有:局部性、地區分散性、自發性和無組織等特點,也就是帶有封建時代歷次農民運動所固有的各種弱點。缺乏統一的戰略計劃,獨立起義地區的聯系較差,這使普加喬夫和軍事委員會不能對各地起義運動實施領導,各獨立起義中心失去了統一領導。普加喬夫只顧圍困奧倫堡和亞伊克鎮,而放棄向伏爾加河流域進軍(那里的人民曾準備支持他),結果使農民戰爭的戰略基地局限于俄羅斯帝國東南部一隅,使葉卡捷琳娜二世贏得了動員兵力的時間。
 
沙皇政府指望用地方軍鎮壓起義,此計不成后,于1773年12月派遣大都督比比科夫率討伐軍(數個騎兵團和步兵團,共約6500人,火炮30門)前往鎮壓普加喬夫起義軍。由于得不到在徒勞地圍困奧倫堡的普加喬夫主力軍的援助,一些分散且裝備低劣的起義軍在薩馬拉和昆古爾附近遭到失敗。直到布祖盧克斯卡亞失守之后,普加喬夫才從奧倫堡附近撤出部分兵力,企圖阻止沙皇軍隊繼續推進。

但是,1774年3月22日在塔季謝瓦要塞附近兩軍決戰,決戰持續6個多小時,普加喬夫主力軍被政府軍擊敗,約2000人陣亡,4000人受傷被俘,并損失全部火炮。3月24日,起義軍另一支隊伍在烏法附近被米赫爾松中校討伐軍擊潰,不久,奇卡(扎魯賓)和赫洛普沙(索科洛夫)被俘。普加喬夫撤離別爾茨卡亞斯洛博達并放棄對奧倫堡圍攻。這次農民戰爭中最激烈的一場戰斗。

1774年4月1日,他與討伐軍在薩克馬拉鎮附近再次交戰,但又遭失敗(400余人陣亡,2800余人被俘),許多親密助手(希加耶夫、帕杜羅夫、維托什諾夫、戈爾什科夫,波奇塔林)被俘。普加喬夫率領一支500人的隊伍沖出重圍,進烏拉爾山隱蔽。截至1774年4月中旬,各大起義中心雖然都被摧毀,但是,薩拉瓦特·尤拉耶夫、別洛博羅多夫,奧夫欽尼科夫的隊伍均仍分別在巴什基爾、葉卡捷琳堡附近及奧倫堡邊區積極活動。

1774年4月,農民戰爭第二階段開始。普加喬夫在烏拉爾工礦區和巴什基爾招募新軍,1774年5月5日率部(5000人)出山攻占馬格尼特納亞要塞并與別洛博羅多夫和奧夫欽尼科夫的隊伍會合。起義軍沿亞伊克河溯河而上,于5月19日攻下特羅伊茨克要塞。但在5月21日起義軍被擊敗,普加喬夫向烏拉爾草原撤退。政府軍繼續追擊,多次重創起義軍,但普加喬夫巧妙運用游擊戰術,終于擺脫敵軍追擊,保存了主力。起義軍不斷得到農民、工人和巴什基爾人的補充。
 
1774年6月中旬,普加喬夫被迫撤出烏拉爾工礦區,率部向伏爾加河進發,以圖實現進軍莫斯科的原定計劃。1771年7月12日,起義軍經強攻占領喀山,但未能攻克守軍殘部防御的設防堅固的內城。米赫爾松率部及時馳援內城守軍,經阿爾斯克原野浴血鏖戰,于7月15日擊潰起義軍,起義軍約2000人陣亡,5000人被俘。在這次戰斗中,農民戰爭的杰出領導人之一別洛博羅多夫及其部隊全部生俘。為擺脫追擊,普加喬夫帶著一支精悍部隊渡抵伏爾加河右岸。農民戰爭第二階段至此結束。第二階段的許多事件主要發生在烏拉爾境內和烏拉爾西部山前地帶。

第三階段,起義重新興起。它得到伏爾加河流域的農奴和各族人民(韃靼、楚瓦什、莫爾多瓦、馬里、梅謝里亞克)的廣泛支持。各地自發建立數百、數千人不等的農民游擊隊。起義運動席卷了伏爾加河流域大多數縣并向莫斯科省邊界蔓延,直接威脅莫斯科,下層居民、作坊工人和貴族奴仆群情騷動。然而,普加喬夫在這一階段卻犯了一個戰略性的錯誤:放棄直驅莫斯科的進軍,離開農民運動規模最大的地區轉而南下,以圖在頓河得到哥薩克補充后再回師俄羅斯中心地區。南下途中,普加喬夫的隊伍所到之處無不得到平民的支持。

1774年7月20日,普加喬夫占領庫爾梅什,爾后又連克阿拉特里(7.23),薩蘭斯克(7.27),奔薩(8.2)、彼得羅夫斯克(8.4),薩拉托夫(8.6)。但是,這個階段農民起義運動的局部和分散性表現得特別明顯:起義農民在本鄉本縣通常作戰積極,但到鄰縣時就停止斗爭。

1774年8月,葉卡捷琳娜二世為鎮壓農民戰爭派出了大批軍隊——騎兵團和步兵團20個,此外還有哥薩克部隊和貴族義勇軍。討伐軍逼迫普加喬夫撤向黑亞爾。8月25日,索列尼科瓦瓦塔加附近(索里津以南75公里),進行了這次農民戰爭的最后一役。戰斗剛一打響,起義軍就因一小撮亞伊克哥薩克縉紳的謀反背叛,丟失火炮并被擊敗。普加喬夫帶領一支小隊伍退至伏爾加河左岸草原,在那里被叛徒們捉獲并解交政府。普加喬夫及其戰友分別在亞伊克鎮、辛比爾斯克和莫斯科受審。

1775年1月10日,普加喬夫、佩爾菲利耶夫、希加耶夫、帕杜羅夫、托爾諾夫在莫斯科博洛托廣場被處決。奇卡(扎魯賓)于1775年2月在烏法被處以極刑。數千名起義官兵被處笞刑或被流放西伯利亞。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歷史上的今天
  今天是:2025年03月22日(星期六)
按時間查詢:
點擊此處直接查看365天發生的重大事件
最新大事記
  3月22日3名00后非法套現近10萬 警方已介
  3月22日男子捏造兒童失蹤被害謠言被罰
  3月22日《人民的名義》演員高英去世,享年69
  3月22日民政部:施行婚姻登記“全國通辦”
  3月22日彭麗堂被查 曾稱要給女兒做廉潔榜樣
  3月22日成都公布調查報告 盲目施救致3死2傷
  3月22日警方通報男子商場內搶走金飾后逃離
  3月22日美國第47任總統特朗普命名新戰機F-
  3月22日特朗普官宣美軍六代機:已秘密試飛5年
  3月22日身高矮半頭!德克士深夜道歉
熱門大事記
  3月22日中國首個兒科醫學大模型發布
  3月22日中國實現12900多公里星地量子通信
  3月22日網易云向李榮浩致歉并給用戶補償
  3月21日韓國對中國團體旅客免簽 外交部回應
  3月21日NBA球隊凱爾特人被賣61億美元
  3月21日APP崩了車主遭罰站?長城汽車致歉
  3月21日網絡大V司馬南偷稅被罰超900萬
  3月21日長期帶彩打麻將 張謙被開除黨籍(附簡
  3月21日張若昀劉亦菲獲卓越品質之星
  3月21日考文垂成為國際奧委會首位女性主席
關于我們 - 服務指南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去手機端 - 在線投稿
歷史上的今天:還原歷史事件,記錄每天發生的重大事件!
Copyright 2021-2022 www.LiShi365.cn  歷史上的今天  版權所有
ICP備案:魯ICP備08104861號-40
本站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福利一区三区